英国首次发现能够传播3种致命热带疾病的蚊子
经过为期五年的监测行动,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023年首次在希思罗机场附近的货运存储设施发现埃及伊蚊卵。次年,又在M20高速公路服务区附近发现虎蚊卵。
经过为期五年的监测行动,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023年首次在希思罗机场附近的货运存储设施发现埃及伊蚊卵。次年,又在M20高速公路服务区附近发现虎蚊卵。
当地时间2日,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一座大型蚊子生产设施正式启用。该工厂由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建设,每周可生产多达1.9亿颗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卵,预计每年可为约1亿人提供保护。
国庆中秋假期,无论你是踏上远方的旅途,还是选择与家人温馨相聚,一定别忘了健康防护。当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正是蚊虫最活跃的时候,一种通过“花斑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疾病——基孔肯雅热正处流行期,千万不能松懈。
当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仍存在基孔肯雅热等蚊虫传染病流行。据广东省疾控局通报,2025年9月21日0时至9月27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315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案例。病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佛山78例,广州68例,深圳22例,珠海13例,东莞7例,清远和湛江各6例
一项针对英国入侵蚊种监测的同行评审研究显示,英国发现了两种能传播多种病毒的入侵蚊子,而随着气候变暖,它们的数量正在增加,英国正面临入侵蚊种定居的风险。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此前公报称,入侵蚊种,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已入侵欧洲大陆并加速繁殖,而气候变化更扩
一项针对英国入侵蚊种监测的同行评审研究显示,英国发现了两种能传播多种病毒的入侵蚊子,而随着气候变暖,它们的数量正在增加,英国正面临入侵蚊种定居的风险。 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此前公报称,入侵蚊种,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已入侵欧洲大陆并加速繁殖,而气候变化更
传播途径完全一样,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广东的朋友们注意了!刚从疾控部门传来消息,8 月 17 日 0 时至 8 月 23 日 24 时这一周里,全省新增报告了 336 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可能有些小伙伴对这个病还不太熟悉,但最近蚊子活动频繁,这个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可得重点提防!
有时候,一场晚上看似普通的“蚊子大战”,其实暗藏着比你想象中更大的隐患。短短两个月,江门这地方就因为基孔肯雅热搞到病例激增,大伙都没想到本地竟然能有这种阵仗。政府突然拉响Ⅲ级应急反应警报,说真的,谁会不紧张?不过你仔细瞧,这全城一齐上阵防蚊,气氛里透着点不服输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创新型原子“传送带”系统,该技术有望彻底解决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中因原子丢失导致的可扩展性难题。研究团队通过光镊阵列实现了原子的实时补充与替换,为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自然》(Nature)杂
随着新学期开学,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持续保持高压防控态势,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从知识普及强意识、家校联动聚合力、环境治理断源头、日常防护筑防线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科学系统的防控体系,全力以赴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媒介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1~14天,多为4~7天。临床症状表现为
该工厂坐落在距离巴西利亚10公里的瓜拉行政区(Guará),将繁育并有控制地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埃及伊蚊,目的是预防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病毒的传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
近期气温攀升、雨水增多,湿热环境利于蚊虫孳生。蚊虫叮咬不仅会引发皮肤瘙痒,更可能传播登革热等急性传染病。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彻底清理“蚊子摇篮”,不留一处积水;科学防蚊灭蚊,守护居家“无蚊区”;做好个人防护,外出“防蚊不松懈”,呼吁全民共同参与,筑牢登
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
今年夏天,从广东佛山开始出现的一种传染疾病传播越来越猛烈,截至2025年8月2日已经出现7000多例病例,这场疾病的罪魁祸首,是由蚊子传播的基孔肯雅热。
白纹伊蚊背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纵纹,而埃及伊蚊背部有独特的“竖琴”状白色斑纹。
近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九月正值夏秋交替,暑热余威犹存,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加之暑期返程高峰与开学季叠加,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大幅增加,易于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为切实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增强全校师生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我校采取一系列防疫行动。